成为“值钱的”超级个体🚀

在职业路径日益多元化的今天,传统的“打工升级”模式似乎不再是唯一的答案。越来越多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,开始思考:除了依附于大公司,我们还能如何实现个人价值?

时代浪潮:为什么“超级个体”是未来趋势?

随着大媒体影响力式微,市场正变得高度碎片化。“未来就是蛋糕被很多人分”,他预测,过去那种投入巨资就能打爆一个品牌的时代已经过去。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拥有独特粉丝群体的小IP、小人物。

在这个背景下,“每个人要当主角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时代的必然。虽然他认为打工是认识社会、进行初级商业化的有效途径,但终极目标应该是成为能够独立创造价值的“超级个体”。 垄断将被打破,一个人赚取百十来万的机会将远多于一个人赚一个亿。

最优解:为什么短视频是普通人的起点?

对于经验和资金都有限的普通人,如何开启个体之路?答案是:短视频

相比开店动辄十万起的投入,做自媒体(尤其是短视频)门槛更低,且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个人能力:演讲、策划、表达。即便短期内未能大获成功, 积累的几千上万粉丝也能成为你职场上的加分项,赋予你更多话语权。核心在于,通过输出个人观点,让自己变得“值钱”,这本身就是一种更优的商业模式。

找到你的声音:挖掘七情六欲,放大“缺点”

如何定位?如何创作内容?建议颇为“反常识”:不要向外看,要向内求。

普通人无需纠结专业的传播理论或模仿爆款,关键在于挖掘和表达真实的自我情感——喜怒哀乐、七情六欲。 “你只要把自己的触动说出来,表达好了,你就会有流量。” 因为真实的情感最能引发共鸣。

更有趣的是,“放大自己的缺点”是快速出名的途径。 “90%的人没有(突出的)优点”,但缺点却往往是共通的,更能拉近与粉丝的距离。 以自己的白发为例,并鼓励大家思考自己的“缺点”,比如抠门、社恐、甚至“磨洋工”的心态。 这些看似负面的特质,经过巧妙的讲述,反而能塑造独特的、有记忆点的人设。

“流量就长在苦难上”,你那“糟糕的人生”,其实是你最独特的财富。与其隐藏,不如拿出来“卖”,转化为价值,至少能抚慰你受伤的心灵。

独特视角:没有新知识,只有新角度

创作不必焦虑内容枯竭。人类的基本道理(如《道德经》所言)早已被讲透,“没有新知识,只有新角度”。 你的任务是找到属于自己的、独特的表达角度。

不必担心你的观点是否“正确”或“被接受”。大数据会根据你的观点,自动为你筛选和匹配认同你的人群。 甚至,看似矛盾的观点也能圈定不同的受众。关键在于自信地表达,并持续练习,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,对陈词滥调保持警惕和“下意识的躲避”。

把自己卖贵:价值、确定性与IP塑造

定价由带来的效益决定。客户愿意支付高价,是因为你能提供确定性

对于想提升商业价值的博主:

  1. 扩大流量基本盘:影响足够大的人群。
  2. 提升粉丝质量和转化力:即使流量不顶尖,但能精准触达并影响高价值用户。

更重要的是,要从“账号”思维转向“IP”思维。流量巨大的账号可能只是“渠道”或“肉喇叭”,而真正的IP是能自我生产观点, 让粉丝因追随你而感到光荣。这需要你从自身经验中提炼独到见解,并与用户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,成为一个有血有肉、值得信赖的“高级销售”,而非只会传递信息的“低端业务员”。

认清自我:局限、选择与行动力

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(无法成为超级富豪、精力有限),并将策略调整为“复制能力”,赋能他人。人才“只能筛选,不能培养”,尤其看重两个特质:

  1. 听话(Receptiveness):能够虚心听取意见。
  2. 立刻去做(Action-Oriented):拥有强大的行动力,不怕试错。

行动和意愿往往更为关键。

结语

职场叙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依附大平台的传统路径不再是唯一选择,市场的碎片化为“小而美”的个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。 这种开放与不确定性,既带来了迷茫,也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身独特性的契机。

你的经历,你的情感,甚至你的缺点和失败,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。 理解自己,真诚表达,找到属于你的独特角度,并付诸行动——这或许就是在这个时代,将自己打造成“值钱的超级个体”的关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