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科与五条人:从县城少年到独立音乐人的奇妙旅程


在近期的一场长达近五个小时的深度对谈中,五条人乐队的主唱仁科展现了他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思考。这次访谈不仅回顾了他的艺术生涯,更深入剖析了他的人生哲学、创作理念以及他与“五条人”乐队共同成长的故事。

童年与启蒙:不走寻常路的天赋少年

仁科,原名许昌除,他的童年在一个比海丰更小的海边小镇度过,直到小学四年级才搬到海丰。小时候的他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,喜欢画画,制作精美的手工和模型,并因此常受大人们的夸奖。家境曾是“富三代”的他,在父亲小学四年级时破产后,生活也发生了转变。有趣的是,他的名字“许昌除”因为一位老师的口误,竟在初中毕业证上变成了“许仁科”,尽管身份证上至今仍是原名。

仁科的成长环境宽松,父母从未在学习上给他施加压力,这让他得以自由发展兴趣。他虽然学习成绩不错,数学尤其好,却并不喜欢学习,甚至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。他从小就表现出一种“好玩”的个性,像个“逗比”。在中学时,一次女同学捧着他的脸说“你长得好帅”的经历,彻底改变了他对自己的认知,并开始注重打扮,尽管那时的打扮更偏向“屌屌的”叛逆风格。

他对音乐的接触也很早。父亲不仅唱歌好听,还会吹口琴、弹键盘、甚至会玩扬琴和萨克斯,为仁科的音乐之路打下了基础。仁科甚至以一己之力,带动了全班大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购买吉他。他听的音乐也日益驳杂,从港台流行乐到中国摇滚(如唐朝、朴树),再到国外的鲍勃·迪伦、汤姆·威茨和平克·弗洛伊德,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他的音乐审美。

广州漂泊与“走鬼”岁月

17岁时,仁科离开了家乡海丰,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。他最初在雕刻厂工作了半年,随后开始了在广州的漂泊生活,做过各种不寻常的工作。他曾和阿茂一起在街头当“走鬼”,贩卖盗版书籍和唱片。尽管被骗过钱,仁科却发现自己有销售的天赋,甚至第一天就赚了100多块钱。在街头摆摊时,他会特意在畅销书旁边摆放哲学经典,例如弗洛伊德、尼采等,这体现了他独特的坚持和审美。

他住过简陋的房间,也曾月租350元一个人住。他还做过吉他老师,尽管学历只有初中,但凭借出色的吉他技艺,吉他行甚至为他“伪造”了学历。他还曾在一家酒吧工作和演出,在那里尝试了用自创的“语言”即兴演唱。

随着街头摆摊因城市管理变得困难,仁科和阿茂萌生了开一家唱片店的想法。他们与《音乐天堂》的主编及另一位朋友合伙,凑了6000块钱在广州美院旁边的城中村开了一家店,命名为“原因工坊”。这家店曾举办过周云蓬等音乐人的不插电演出。然而,由于理念不合和合伙人的介入,这家店最终以解散告终,留下了仁科关于“X商人”的悲伤故事。

“五条人”的崛起与“土味美学”

2008年,在街头文化难以为继之后,仁科和阿茂正式组建了“五条人”乐队。他们最初只用一把木吉他和手风琴进行表演,没有鼓和贝斯。第一张专辑《县城记》一经推出,就获得了“年度自信大奖”,让“五条人”在独立音乐圈内一炮而红。

“五条人”的成功不仅在于音乐,更在于他们独特的“土味美学”。这种美学并非刻意设计,而是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“长出来”的。例如,专辑封面和周边设计中出现的塑料袋、人字拖和城中村的元素,都源于仁科在城中村的所见所感。塑料袋甚至成为了“五条人”乐队标志性的Logo,这灵感来源于一位设计师朋友为他们巡演海报设计的、像太阳一样飘扬的塑料袋。

他们的音乐创作也深受鲍勃·迪伦“随意演绎”精神的影响。仁科表示,他们不会刻意去策划,而是追求让音乐“长出来”的感觉。尽管成名后面临在大型演出中如何平衡艺术与观众期待的挑战,仁科和阿茂仍在努力寻找平衡点。

爆红与反思:名利场的仁科

2020年,五条人参加了综艺节目《乐队的夏天》,意外爆红。仁科坦言,参加节目最初是想“逃离”现实,换个环境,甚至在节目中也带着一种“逆反心态”和“胡闹”。然而,节目的成功让仁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“国民明星”的感觉——在沙滩上被几十个粉丝追逐,甚至差点被“撕裂”。这种突如其来的名气,让他理解了刘德华的“忧伤”,也开始戴帽子、口罩来“隐蔽”自己。

面对大众的追捧和“老粉丝”的质疑,仁科展现了他的坦然。他承认有朋友因此与他断交,但对他而言,这些困扰是无所谓的。他认为,“五条人”的独立音乐土壤依然很小,成名只是让它稍稍变大而已。仁科的性格也使他在面对偶像时保持淡定,他很少感到激动,而是更多地感到“有趣”。

仁科对未来和科技有着开放的视野。他相信AI在作曲方面终有一天会超越人类,因为“人类理解的所有复杂的东西,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算力和算法的问题”。

新专辑《地球练习曲》:宏大与日常的交织

“五条人”的最新专辑《地球练习曲》已于7月9日发行。专辑的整体创作没有预设主题,而是自然流露。仁科透露,专辑名《地球练习曲》最初是一首广告歌,后来才被乐队改编并作为专辑名字。这张专辑收录了12首歌曲,既有宏大的叙事,也有柴米油盐的日常。

仁科的艺术之路,是一场从县城青年到独立音乐人的奇妙旅程。他用自己的生活哲学和独特的“土味美学”,打破了主流与非主流的界限,以真实、幽默和充满反思精神的姿态,在当下复杂的文化语境中,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。